一.中原绘画在河南美术史乃至中国美术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创作成就对河南乃至全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从产生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原绘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渊源深远。中原绘画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原始社会,也可以说,早在文字起源之前,就已经产生了绘画艺术。史前人类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在从打制工具向磨制工具的缓慢进展中,审美意识由萌芽而逐渐强化。接着,装饰品出现了,再后来,彩陶艺术诞生,这便产生了人类幼稚时期的绘画。例如,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花瓣纹陶盆彩绘,河南临汝(今汝州市)阎庄出土的彩陶缸上所绘的鹳鱼石斧图等,都是上古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平面美术遗迹。二是特色鲜明。从中原绘画漫长的发展进程来看,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每一时期都有着丰富的艺术遗存。考古发掘或传世文献显示,在先秦时期的壁画、漆画作品中,已不乏生动的人物、动物形象描绘。到了秦汉时期,中原地区的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帛画以及画像石、砖等美术遗迹,更是大量涌现。其中包括诸如西汉前期的河南永城柿园梁王墓前室顶部壁画《巨龙升天图》等一系列在中国美术史上熠熠生辉的杰作。至魏晋南北朝,中原绘画走向艺术自觉并日趋成熟,出现了类如北齐杨子华、曹仲达这样的专业画家,以及河南邓县(今邓州)南朝彩色画像砖,洛阳出土的北魏宁懋石室线刻画等有着成熟技巧的绘画遗迹。隋唐以来,中原画苑更是名家辈出、创作繁盛、精品纷呈,迎来了绘画艺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喜人局面。如同书法创作一样,绘画创作也呈现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理、元尚意、明尚趣的艺术特色。三是名师如云,大师荟萃。北宋以前,中原地区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绘画创作标示了当时全国的巅峰水准,产生了许多彪炳史册的名家大家。比如:南朝宋的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宗炳;唐代有“画圣”之誉的吴道子以及被唐玄宗称为诗书画“三绝”的郑虔;五代时期北方山水的代表画家荆浩;宋代有宋徽宗赵佶、“界画”妙手郭忠恕、北宋后期的山水画巨匠郭熙、《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以及武宗元、李唐等;明代有善画山水、梅、兰、竹、石的王铎等。历史上的中原画家可谓名流如云、名作荟萃,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艺术财富。
宋室南迁之后,中原地区随之失去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势地位,绘画艺术亦不再有昔日峥嵘。新中国成立后,中原美术在春风中复苏。在谢瑞阶、马基光、贺志伊、叶桐轩、林国选等老一辈画家的努力下,河南绘画实力有所提升,出现了被誉为现代山水画发展里程碑的《大河上下浩浩长春》等具有全国影响的重要作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美术事业奋力前行、务实创新,开创了崭新局面,取得了骄人业绩。特别是1984年的“第六届全国美展”,河南一举入选80件作品,其中,包括2件银奖(曹新林的油画《粉笔生涯》和王宏剑的油画《奠基者》)、1件铜奖(谢冰毅的国画山水《黄河之秋》)在内,共有11件作品获优秀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河南美术自此跻身全国中游水平。
随着创作环境的优化与激励机制的完善,河南绘画以“第六届全国美展”为引擎,创作队伍逐日壮大,创作水准大幅跃升,涌现出马国强、李伯安、丁中一、王宏剑、曹新林、陈天然、王威、李自强等一批实力派画家。其中,身为河南美术领军人物、“中原画风”首倡者的著名人物画家马国强,2011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了“生活·生活——马国强水墨人物画展”,规格之高、艺术之强、反响之大,都是中原美术个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此外,马国强以其雄厚的创作实力与广泛的综合影响力,又于2012年4月份,被中国美协聘为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填补了河南空白,实现了零的突破。创造“零的突破”的还有王宏剑,他的油画作品《阳关三叠》,在“第九届全国美展”中荣获金奖,从而刷新了河南在历届全国美展中与金奖无缘的历史,令河南美术界振奋不已。值得强调的还有李伯安和他的水墨人物画长卷《走出巴颜喀拉》。这位淡泊名利、面壁十载、以生命为代价的河南画家,以其高昂的立意、恢弘的气势、精湛的刻画和独具个性的艺术语言,推出了震惊画坛、气吞万里的皇皇百米巨制,成为当代中国美术史难以绕过的经典个案。
二、努力实现从“中原画风”到“中原画派”的新跨越
“一画开天启中国,妙笔生花大中原。画龙点睛出美景,五个清晰新河南”。近年来,河南美术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至今已跨入“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新时期。我们欣喜地发现,一个以马国强为领跑者、包含了老中青三代优秀画家的规模团队,已经在全国美术界刮起了强劲的“中原画风”。承接着大中原悠远文脉与朴厚地脉的中原画风,既不同于长安画派的黄土画风,也不同于岭南画派的椰岛画风。它以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既可接纳北派博大深厚的整体气势,又可汲取南派清新细腻的笔墨技巧,南北兼融,笔墨并重,集雄、逸于一身。从而既有北派苍朴老辣的线质与皴法,又有浙派温润细腻的巧思与水墨,从而铸就了自己“既沉雄博大、又清新隽秀”的整体风韵,受到中国美术界的一致关注。关于“中原画风”的独有特性,可以用“气格正大、蕴蓄深厚、抒写时代、拥抱生活”来概括。所谓气格正大,就是倡扬健康晴朗的从艺心态和朴实中正的绘画面貌,不矜奇务怪、傻大黑粗、矫饰造作,不事张扬;所谓蕴蓄深厚,就是要深入传统、重视传承,渊源有自,艺胆根魂,全力汲取民族绘画精神及古代经典作品营养,传承创新,杜绝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搞空中楼阁;所谓抒写时代,就是美术创作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灌注时代气息,彰显鲜明的时代个性,因时而绘,锐意出新,不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所谓拥抱生活,就是主张画家一定要积极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为天下苍生写真传神,为壮美山河泼墨敷彩,让作品中充溢着汗水的味道和阳光的气息,不脱离生活,不枯守书斋,重视基础。如果进一步浓缩淬炼,我们就会发现,中原画风“气格正大、蕴蓄深厚、抒写时代、拥抱生活”的十六字特征,其实便是“中正、传统、创新、生活”四大特性。
为什么我们要提出打造“中原画派”呢?在中原画风业已成熟的基础上打造中原画派,有着极大的必要性。当前,河南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努力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战略定位越来越清晰,发展战略越来越清晰,发展路子越来越清晰,转变方式越来越清晰,务实发展越来越清晰,打造中原画派面临极好机遇。首先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部署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掀起了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文化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中原经济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把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继提出“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后,又提出了“敬畏文化、学习文化、振兴文化、服务文化”的“新文化观”。
其次,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要求我们要凝聚八方美术力量,全力打造“中原画派”。第一,中原绘画是传承传播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原绘画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记录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足迹。比如原始社会的彩陶画,商周时期的壁画、漆画,秦汉时期的壁画、帛画及画像石、砖,唐宋时期的宗教画、历史画、风俗画及风景画等,都是特定时代人类文明的记载。比如,驰名中外的河南南阳汉画像石,就以鲜活的刻绘形象,展示了2000年前的汉代人乐舞、杂技、宴会、战争、狩猎以及车骑出游等生动场景。通过这些绘画,我们不仅可以领会到当时特有的绘画风格与技巧,更重要的是看到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人类文明的进步等。第二,中原绘画是展示河南形象、体现河南软实力的文化品牌。中原绘画植根于中原大地,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彰显着中原大地的独特风采,展示了中原风情和黄河儿女的襟怀,以其鲜明的地域风格、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中华文化的艺术奇葩和河南文化形象的独有品牌。以张择端的旷世巨作《清明上河图》为例,全卷以全景式的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出北宋都城汴梁郊外汴河沿岸及东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风貌,再现了街道纵横、店铺栉比、车水马龙的宋代城市社会生活的繁华热闹景象,不但是一幅杰出的绘画艺术作品,而且具有高度的历史文献价值。中原美术创作通过艺术形象、美术作品来反映河南、表现河南,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积极作用。我们衷心盼望,中原大地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中原人民蓬勃向上,正派正义、体现主题主流的精神面貌,能给各位艺术家带来更多的创作素材和艺术灵感,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把一个务实发展的河南新形象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三,中原绘画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绝好媒介。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文艺作品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绘画艺术,以其形象性、可视性及物质性等特性,成为交流情感、愉悦心灵的首选媒介。比如,作为中原民间美术代表性品牌之一的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造型朴拙生动、刀法简洁流畅、设色明艳热烈,在河南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获得了广泛赞誉。
第三,全国美术界百花齐放、流派纷呈,呈现出一派大发展大繁荣的景象。中原画风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实现向中原画派的跨越,特别是美术工作者要具有开放的心态和眼光,不断地“走出去”、“请进来”,主动加强同兄弟绘画流派或美术群体(比如新海派、新浙派、新金陵画派、黄土画派、岭南画派、敦煌画派、冰雪画派、黑土画派、漓江画派、京津画家群等)之间的学术、艺术交流,虚心学习、纵横比较、扬长避短,决不能自我陶醉、自我封闭。
与此同时,河南也具备了在基本形成“中原画风”之后打造中原画派的人才基础和作品基础。黄钟大吕式的代表性作品与出类拔萃的代表性画家的陆续诞生,是中原画派卓然屹立的重要标志。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深入推进,随着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画卷展开,初步形成了以河南省内画家为主体,同时包括豫籍在京画家、省外画家的中原画家群体,为“中原画派”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具体说来,在京画家、美术理论家有靳尚谊、王成喜、王宏剑、王颖生、张江舟、陈钰铭、段正渠、段建伟、夏硕琦、翟墨、刘骁纯、殷双喜、徐恩存等;省外画家有李剑晨、秦岭云、魏紫熙、卢光照、鲁慕迅、王炎林、郭全忠等;省内画家有马国强、李伯安、丁中一、谢冰毅、李健强、袁汝波、刘杰、李明、毛本华、王根生、宋彦军、连俊洲、文柳川等;此外,还有一大批后起之秀,在中原大地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中原画派梯队建设中不容忽视的生力军。现在,我们有《春暖》、《建设者(农民工)》、《走出巴颜喀拉》、《大河上下浩浩长春》、《粉笔生涯》、《奠基者》、《阳关三叠》、《焦裕禄》等力作,下一步,更要在推出精品之作、传世之作上下大工夫。
总之,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推动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原美术必须走在前面,并努力实现从中原画风到中原画派的提升跨越。面对画风猎猎、画派锵锵的中原美术现象,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同志说,中原书画界人才济济,在全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一批中青年画家脱颖而出,在传承优秀文化、创新艺术技法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随着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他们的努力,有力促动了美术事业的发展,必将影响中国美术界。河南的美术事业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