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凌
日本画家村上隆写过一本《艺术创业论》,其中的一些观点可以用“火爆”来形容。这本书在日本、欧美,以及亚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并未受到太多的重视,没想到却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畅销了,原因是它符合一些人的口味。
村上隆的观点主要有三:一,成功就是发财;二,想发财就要获得欧美承认;三,只有他是日本艺术的救星。他在书的开篇就表达了“只有金钱是世界共通的语言,是人跟世界的连接点”这种观点。也就是说,艺术离不开金钱,金钱可以开启你的艺术细胞,让你拥有一切,并获得成功;而且这样的成功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要获得欧美承认,没有欧美的承认,就算不上是成功的艺术。他算是一个“成功”者,在欧美的“某年某月某日,我的作品拍到了1亿2千零3日元”(约合人民币二十多万元)。于是,他有了资本,成了日本艺术的“救星”。他的作品在欧美偶然变现了,也暂时改变了他都36岁了,还靠捡便利店扔出的过期食物度日和捡废弃的纸盒箱包画的穷困状况。从表面上看,他似乎成功了。他的作品终于成了“摇钱树”,他一夜之间成了富翁。其实,在金钱与艺术面前,我们不能忽略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什么是艺术。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产品形态,是一种文化产物,是为满足人们主观情感需求的精神产品。艺术的根本在于艺术家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和情绪,表现浓缩与夸张化的生活。马克思曾说:“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正比例的,因而也不是同物质基础的发展成正比例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马克思认为艺术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并具有“永久的魅力”。由此可知艺术本是一种文化形式,是一种创造,不应该等同于物质与金钱。然而,在世界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有些画家面对利益几乎忘记了艺术的本质,忘记了艺术品的存在价值。靠忽悠、炒作、卖弄甚至“出口转内销”等急功近利的方式来达到牟利、扬名的目的,村上隆这样做了,国内的一些画家也这样做了。于是乎他们便有了“共鸣”,产生了“同感”。
前不久,我的一位在老年大学学了一阵子山水画的老乡,在亲戚的帮助下去澳大利亚一所大学讲了一次中国画课。他拍了几张上课时的照片,回国后俨然成了“世界级”的“绘画大师”,自己还将绘画润格提高了一倍。我还曾听说有一位画家,由于绘画水平一般,作品价格始终提不上来。于是,他想了个点子,给某国总统画了一张水墨肖像画,然后通过在该国打工的同学,将画寄到该总统手中。该总统出于礼貌,让总统办公室的人给他回了一封“感谢信”。这位画家如获至宝,先是将该消息通过熟人在该国的报纸上发表,然后将总统回信与外文报纸拿到国内炫耀。出几个钱,经国内的小媒体一曝光,整个事情本末倒置:本来是他给该国总统画像,却变成了他应该国总统之请,为该总统画像。他在画界的等级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世界级”,画价随之飞涨。国内有些人不明真相,还跟风为其炫耀。如此看来,“出口转内销”式的炒作也还管些用,至少可以蒙骗一部分人。这是一种典型的投机取巧、趋利媚俗的欺诈行为,不是纯粹的、真正的艺术家所为。试想,如果画家们都用此种营销方式,去国外绕一圈、上次课、办个画展,回国后都可以成为“世界级”的画家,那还要真正的艺术做什么?
艺术品走向市场本身并不是坏事,卖画的情况在中国自古就有。尤其是明末资本主义萌芽之后,很多画家都面向市场,自由买卖作品。近代更是这样,任伯年、吴昌硕、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傅抱石、黄宾虹等大师都曾以卖画为生。但他们并没有一切向“钱”看,卖画只是为了糊口,脚踏实地地进行艺术创作、追求艺术的真谛才是他们至高无上的选择。有的画家一辈子穷困潦倒,死后其作品的艺术价值才被人们发掘,成为令人敬仰的绘画大师。若是以村上隆的艺术理念进行绘画创作的话,恐怕至今在中国也不会有一位像样的绘画大师。这岂不成了艺术的悲哀!
画家需要钱,更需要名垂千秋。而名垂千秋并不是用钱堆出来的,而是靠深厚的艺术素养,实实在在地画出来的。如果画家只为钱去创作,昧着良心去发财,那世上哪还有“美”?怎么还能画出受人民欢迎的作品,满足人们主观与情感的需求?当一个画家一切向“钱”看的时候,这个画家的艺术生命也行将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