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1975年深造于中国美院国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美术馆专业画家,山东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李方玉主攻花鸟,兼及书法,尤善兰竹及藤本花卉。其作品多幅被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外国使馆及国内数十家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收藏,并被国家选送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毛里求斯、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展出、收藏。近期,李方玉将自己创作及收藏的书画作品500余件捐赠家乡河南省濮阳市博物馆,当地为其建立的“李方玉艺术馆”即将竣工。
蔡若虹题字赞其竹画:“为竹子传神。”
蔡若虹(美术评论家,前中国美协副主席)
孙其峰书评其画:“师物学古,不为所囿,善发心源,自成格调。”
孙其峰(书画家)
近窥方玉所画之竹,是曲中求直,圆中求方,不慕秀美,但取奇崛,有一种独特的感怀,一种奇异的格趣。苏东坡有诗云:“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我想画家到了这一步,已脱樊篱,迈开大步,前景无穷。
周沧米(中国美院教授,画家)
李方玉画竹十分注意笔法,而这笔法又来自书法,书法用笔直接影响到画家画竹时线的运用,譬如,竹节、根须,竹叶的不同笔法,不同姿态,不同情境,都在不同笔法,不同样态中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纵观李方玉画竹作品,可以概括为“画神"超越“画形",他一任主观抒写,而不拘于物象,“画神”成为他画竹的主要内容。在对画竹的点、线、墨、色进行分析时,不难发现草书与篆书的笔势,为画面增添了浑然笔力,尤其是打破传统画法格局,写竹之干有光影效果与明暗之分,平添了表现力,这不能不说是锐意创新的结果。
徐恩存(美术评论家)
方玉主攻花鸟,兰草及藤本花木是其看家本领,誉满画坛;旁及山水、书法。书学汉隶、杨维桢、伊秉绶,兼众家之长;雄劲清绝,纵横奇崛,墨沉笔实,自成面目,草真隶篆,无所不能。此外,他对中国画技法及史论的研究,亦硕果累累,有目共睹,堪称画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谭英林(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在李方玉的艺术中蕴含有北方艺术家敦厚、朴实与雄壮的特质,又处处显现出通灵、清润与俊逸这些南派艺术的风韵。这与他的学习经历有重要联系。
方玉数十年来潜心于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与学习,并对画史、画论、诗文、书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与探讨,逐步形成了味拙而秀、气壮而清、笔简而厚、意趣高雅的艺术特色。
邱振亮(青岛大学教授,美术评论家)
李方玉,又名李牛,1945年生于河南范县。1969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1975年结业于中国美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馆一级美术师、山东画院高级书画师,中华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主席,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理事,新加坡神州艺术院高级名誉院士,曼谷中国画院名誉顾问。